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baidu_js_push.htm” 今日热点推荐: 爱地那非是什么?悦康“爱力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热门搜索 | 网站地图

高价创新药进医保 谁说了算?怎么算?(2)

2020-02-22  未知 admin

所以,优先推进卫生技术评估的国家,通常都是医疗卫生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较高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他们希望能够用最有限的资源,获取效果的最大化。

中山大学医药经济研究所教授宣建伟,在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2019年卫生技术评估与决策支持论坛上,分享了卫生技术评估四象限模型,能够一目了然地帮助我们了解HTA是如何能够支撑医保决策的。

模型中,纵轴为成本,越靠近上方越贵;横轴为效果/价值,越靠近右侧,治疗效果越好、价值越大。

成本高,效果差,即落在左上角区域(第二象限),那么肯定,医保是拒绝的;

成本低,效果好,即落在右下角区域(第四象限),那么是皆大欢喜;

成本低,效果差,即落在左下角区域(第三象限),属于争议区域。医保费用有限的情况下,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可接受效果的医疗服务,有时候也是不得已的。

最难以抉择的,也是目前学术界研究讨论最多的,是一项效果也好,但同时成本也高(第一象限)的技术或者药物,是否应该被纳入医保。大部分的创新产品,都是这种情况,同样都处于第一象限,又该选谁、放弃谁?

关键看患者生命的延长和质量的提高

继续深入分析。我们在第一象限中画出四个点A、B、C、D。

若B和C对比,肯定会选择C,因为取得同样的效果,C成本更低;

若A和C对比,选择A,因为花费同样的成本,A效果更好;

难题是如果C和D对比,D虽然贵,但效果更好,怎么取舍呢?

这时需要引入一个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的概念,即每提高一个单位的效果所增加的成本,在图中用位于第一象限的斜线表示。

斜线右下方的点,同等效应下增加到成本要少于左上方。就本图而言,C与D相比,应该选择C。

然而,这个斜线怎么画又成为了问题。

按照目前国际使用范围最广的做法,是用QALY(质量调整生命年)作为ICER(增量成本效果比)的衡量指标,即采用了某种干预技术后,患者生命可以延长的时间及生命质量提高的程度。

世界卫生组织的衡量标准是,如果一项技术的ICER<1倍人均GDP,表示增加的成本完全值得;1倍人均GDP<ICER<3倍人均GDP:表示增加的成本可以接受;ICER>3倍人均GDP:增加的成本不值得。

鐑瘝锛

鐢熸畺鎰熸煋鐑棬鎺掕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17 东方健康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闽ICP备1701099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