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baidu_js_push.htm” 今日热点推荐: 爱地那非是什么?悦康“爱力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热门搜索 | 网站地图

医保溢价支付?集团化GPO?后集采时代 医疗机构未来如何获益

2020-04-27  未知 admin

文丨shyi

“带量采购的落地,医院不能隔岸关火,医生更应该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4+7”带量采购试点自今年3月底全面执行以来,已运行7个多月,其中,专利悬崖初步呈现、一致性评价加快、医院用药尺度有所改进等变革效应在摸索中逐步显现。第二批集中采购扩围名单也在今年9月出炉,25个扩面省区落地计划陆续公布,波及范围进一步扩大。

带量采购是我国医改组合拳中的重头戏,面对其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其试点结果带来的综合影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由此,近日,在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联合主办2019年(第12届)中国医药战略大会药物政策与企业战略论坛上,我国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科研机构、三甲医院等政策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聚焦了带量采购的落地成果以及可持续发展障碍,其中,“医院和医生在医改中的角色和正向激励机制”成为专家们热议的焦点。

让听得见炮火的士兵做决策

众所周知,医疗行业消费者是没有选择权的,选择权在医院和医生手上。4+7带量采购落地后,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给医院下达了指标,但是指标在完成过程中却会遇到各种难题。

2019年3月底,北京市首批带量采购中标药品开始落地,在前2个月未被干预的情况下,北京某医院药科室检测到(如图),原本按进度应该完成20%指标量的某中标药品,最终只完成了10%,照这样下去,全年只能完成60%目标,和预期效果相差甚远!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出于医生的处方习惯以及患者粘性,原研药往往被当做中标药品最大“劲敌”,但是从监测数据上来看,原研药没有什么变化,反倒是其它可替代品种出现了大幅异常上涨,于是药科室开始对涨幅最大的几个替代品种(E、F)进行干预,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再次出现,干预后,原本涨幅较大的替代品种(E、F)虽然涨幅受到了控制,但4+7中标品种用量依然效果不佳,反而是其余未被重点关注的替代药品(B)异军突起,最高涨幅高达73%,可谓“防不胜防”。

“我们开始意识到,完成指标任务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不能仅仅只靠强硬的行政干预去实施,哪怕是我们把所有替代化药停掉,临床上还是可以用中药和中成药替代‘4+7’品种”,该药科室负责人介绍到。

根据一份针对“4+7”政策落地城市的调研结果显示,仿制药替代即使在政策高压下也与医生的处方行为密切相关,其中:

92%参调医生所在医院出台了4+7落地措施;

85%参调医生所在医院对于没中标的同品类药物已限制或(部分)停掉处方;

64%以上的医生会遇到患者质疑仿制药的质量和疗效;

90%以上的医生会遇到患者要求开没中标的药,需要医生花更多时间与患者沟通;

鐑瘝锛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17 东方健康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闽ICP备1701099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