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baidu_js_push.htm” 今日热点推荐: 枕头不对睡眠成颈椎病的帮凶 选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热门搜索 | 网站地图

全球首个肺癌肿瘤类器官临床相关性研究多中心临床实验正式启动

2018-09-17  健康报网 admin

 全球首个在Clinical Trials完成注册的肺癌肿瘤类器官临床相关性研究多中心启动会(国际注册号#NCT03453307)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式召开。

 

  该多中心临床研究由河北省人民医院柳立军教授担任主中心PI,北京协和医院李单青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刘俊峰教授、中日友好医院张真榕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刘志东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临友教授和山西省人民医院白晓鸣教授分别担任六个分中心PI。

 

  学术报告分享

  柳立军教授: 肺癌精准医疗新视角-----类器官联合基因检测的临床实践和意义

 

  柳立军教授

  柳立军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类器官技术利用患者自身的肿瘤组织,建立活体细胞“替身”模型,能够个性化的帮助患者筛选有效的药物。在基因测序指导用药以外,为临床精准医疗打开了一个新视角。

 

  2018年初 Science杂志发表的结直肠癌类器官临床试验发现,类器官组织学和遗传水平和肿瘤组织高度相似,71例临床数据显示,肿瘤类器官药敏检测阴性预测准确性为100%,阳性预测准确性高达88%,准确性远高于基因测序方案和循证医学方案,能够精准预测临床药物响应。

 

  在本启动会前已完成的部分前期工作中,柳立军教授团队与科途医学团队合作完成了多达十余例肿瘤类器官临床相关性数据的积累。柳教授在学术报告中发布分享了已完成的全部的临床入组案例,在已完成的非小细胞肺癌入组案例中,肿瘤类器官药敏检测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准确率均高达100%。柳教授认为,这些真实的临床案例显示出类器官技术在肿瘤临床诊疗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也为以获得更大量数据的多中心临床实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河北省人民医院的宋永彬教授在柳教授学术报告后深有感触的讲述了一位患者的治疗经历。这位65岁肺癌4期女性患者,EGFR基因测序未发现突变,但是类器官和临床都对EGFR-TKI药物敏感。该案例具有代表性意义,由于肿瘤的复杂性,基因检测找不到靶向药物的患者,通过自体类器官模型,也可以找到有效药物。

  孙志坚博士:肿瘤类器官(Organoids)肿瘤个性化用药指导-----精准性和可行性的平衡

 

  孙志坚博士

  科途医学创始人孙志坚博士在报告中介绍说,肿瘤类器官是一种3D肿瘤干细胞培养技术。2009年,3D类器官技术首次被生物学界提出,历经近20年的探索,目前已成为学术界公认的肿瘤体外研究及试药的最佳模型,并在Cell、Science等多个刊物上发表了相关学术研究成果。2018年初,Nature Methods杂志评选类器官技术为2017年的年度技术。

 

  从患者肿瘤组织建立遗传背景以及组织学特征与原发肿瘤高度类似的个性化类器官模型,用于测试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的疗效,实现个性化用药方案筛选,从而提高患者的实际临床获益。

 

  科途医学作为国内首家深耕肿瘤类器官技术的高科技生物医学企业,早在2016年就将肿瘤类器官技术与临床转化应用相结合。科途医学作为肿瘤类器官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与倡导者,已完成多项自主专利的申请,在SimuMatrix培养优化筛选平台技术、ViaBank标本库及药物筛选平台技术和ViaCyto超低温冻存技术等三大平台技术的支撑下,搭建了ViaCyteTM类器官培养平台。

 

  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使ViaCyteTM成为临床转化级别的类器官平台,目前已成功建立了各种肿瘤的类器官模型1300余例,支持多项临床和基础研究。科途医学针对中国高发的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道癌等均已完成肿瘤类器官建模培养方法的建立,高发的每个癌种均已完成数百例建模。

 

  孙志坚博士在报告中分享了在肺癌领域开展肿瘤类器官临床研究的幕后花絮。孙博士讲道:“为了开展可观察病灶的临床相关性研究,必须实现肺癌穿刺样品的类器官建模,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科途医学投入大量科研资源攻关肺癌小样本穿刺活检的培养技术。但是,受限于穿刺样本数量和质量,肺癌穿刺活检建模成功率一直无法满足开展临床研究的需要。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惊喜的发现,柳立军主任和宋永彬教授团队是肺癌精准穿刺活检领域的顶级专家,这就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照进阳光的窗户。在得到高质量的穿刺活检技术支持后,经过近一年的技术攻关,科途医学终于实现肺癌小样本穿刺活检高成功率建模。这才有了肺癌类器官临床相关性研究的早期数据积累和临床研究的顺利开展。”

 

  孙博士在报告中也比较了肿瘤类器官技术与一代细胞药敏/微流控结合的一代细胞药敏以及鼠源PDX模型的差异。肿瘤只有在稳定生长状态下,药物敏感性测试才能准确预测体内药效。类器官技术正是由于模拟体内环境,使肿瘤处于稳定生长状态,才在预测精准度上有质的飞跃。与PDX模型相比,类器官的建模及测药时间大大缩短,药物测试通量大大提升,也不需要使用小鼠进行检测。类器官模型是当下肿瘤个性化用药指导技术中精准性和可行性的最佳平衡。

 

  孙博士在报告最后讲道:“中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恶性肿瘤发病率持续走高,精准医疗存在巨大的未满足医疗需求。科途医学以提高中国肿瘤患者实际临床获益为目标,在人类征服癌症疾病的艰难路途中,脚踏实地,砥砺向前!”

 

  启动仪式

 

  在与会嘉宾的见证下,河北省人民医院柳立军教授与北京科途医学孙志坚博士以及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等分中心的代表共同参与了启动仪式。

 

  肺癌肿瘤类器官临床相关性研究多中心临床实验启动仪式

  全体讨论

 

  在柳立军主任和孙志坚博士精彩的学术报告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刘俊峰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临友教授和山西省人民医院白晓鸣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曹磊教授和王桂阁博士、中日友好医院张真榕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王语轩博士、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张合林教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李鹤飞教授、邢台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刘军校教授、衡水四院石国亮教授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出对肿瘤类器官的浓厚兴趣,相信这一新技术的临床转化,将为患者带来临床获益。人民网、健康报、搜狐健康及医悦汇等媒体的记者也参与见证了此次启动会。

鐑瘝锛

鐢熸畺鎰熸煋鐑棬鎺掕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17 东方健康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闽ICP备17010993号-4